第三节 出征漠北,建立军功

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第三节 出征漠北,建立军功的相关内容: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朱棣就藩北平,此后直到南京称帝,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。这段时间对朱棣非常重要,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,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,成为众藩之首。洪武初年,朱元璋发动

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朱棣就藩北平,此后直到南京称帝,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。这段时间对朱棣非常重要,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,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,成为众藩之首。

洪武初年,朱元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北征。故元势力在明军的打击下日趋衰落,镇守边塞的亲王却在战斗中成长起来。

江南固然有它的轻柔婉转,而沙漠却是无可取代的豪放悲壮。在江南,人会安定、平和,思考的问题缜密而深远。但在大漠,人会变得开阔,变得爽朗,同时,被狂风走石打磨得坚硬,打磨得无情。

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,是太子朱标,所以他宽厚,含蓄。

生在江南长在边关的,是燕王朱棣,所以他严肃,直接。

朱棣明白,他哥哥学的是治国之道,所以他不能有太多的杀伐暴力,他要掌握的,是如何治理朝政,如何为百姓撑起一片天。而他自己,生来注定是要与战争相伴 一生。鲜血固然可怕,死亡确实恐怖,但这些都是战争所不可避免的。好在,朱棣喜欢,喜欢是最好的老师,战争这门学问,朱棣学得很好。

现在,检验成绩的时刻到了。

北元,这个朱元璋的老对手,大明朝最不安分的邻居。被赶出中原这么多年,依旧没有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。时不时地还要出个头,捣个乱。其实这也不能怪他 们,一个游牧民族,靠的是放牧牛羊,逐草而居。好不容易力量壮大了,成为了整个国家的主人,总算不用再过风餐露宿的日子,还享受到了从未享受到的舒适生 活。可惜好景不长,没多久就被朱元璋从京域里赶了出去,一下子竟回到了自己动手都未必能丰衣足食的日子。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吃过美味的人,你让他再 去吃糠咽菜,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。况且,元朝统治者作威作福的日子里,自己的本事一点儿都没长进,大漠又是一个物资极其贫乏的地方,这让他们根本无法生产 出满足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,那怎么办,明朝的领土就在边上,那就抢吧。

朱元璋怎么能容忍北元的残兵游勇在自家地盘上撒野?可气这些 人来了就抢,抢了就跑,跑不掉就打,打不过还跑,折腾的明朝军队哭笑不得。朱元璋一直想把这股力量肃清,怎奈建国之初,百废待兴,实在腾不出手来教训这些 人。而现在,有一个人似乎可以替他去完成这个任务,并且绝无二心。这,就是他的儿子,朱棣。

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,朱元璋下令,命燕王朱棣和晋王朱㭎分率部队出征漠北,目标为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尔不花。

这一次,既是朱元璋考察儿子能力的考试,也是他检验自己眼光的测验。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两个儿子能带回好消息,不只因为国仇家恨。

当然,为了确保此次考试能够顺利进行,朱元璋还是派了几名得力干将跟随皇子,以便随时听用。“命傅友德为大将军,率列侯赵庸、曹兴、王弼、孙恪等赴北 乎,训练军马,听燕王节制,出征沙漠。”(《明史纪事本末》)这个傅友德就不用说了,完全是一个神奇的存在,当年令常胜将军徐达铩羽而归的那次征元,还是 因为他的战绩才不至于显得那么难看。其他的几个大将,也都是身经百战、经验丰富的老部下了。有他们在,能给皇子们助助威。

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三月,先头部队发回消息,称在迤都发现了乃尔不花的踪迹。找到了敌人,朱棣带领着大部队,朝那个令他心驰神往的战场悄悄前进。

漠北的三月和中原完全是两个季节,江南是烟花三月下扬州,而此时的漠北,却还是雪花大如席。天公不作美,让第一次率大军远征的朱棣,赶上了大雪盈门。

对于适应了关中气候的军队来说,此刻的大雪就好像是北元下达的逐客令,天寒地冻,长途行军的疲乏让每个人都不想再挪动一步。此时,有部下提出,天气太糟糕,我们别走了,就在此地驻扎下来,等天晴了再说吧。

这个要求并不过分,如果贸然行军,极有可能还未开战就损失了不少战斗力,最关键的是,会不会因为放弃休整而令将士对自己怨声载道,失去了军队应有的凝聚力和对主将的忠心?这太可怕了,朱棣不想到时候自己指挥一盘散沙和元军作战。

停下不走了?朱棣不甘心,他知道,大雪的确是元军最好的屏障,他的敌人在看到漫天雪花时,不知会不会高兴得手舞足蹈。恶劣的天气,往往意味着安全。漠北的气候,蒙古人早已习惯,但他们知道中原人不会习惯,等他们习惯了,自己早就撤离,留给他们一片废墟。

朱棣知道此刻的乃尔不花在想什么,如果真的等雪停了再走,且不说敌人不会留在原地等他们来打,再想找到敌人的踪迹,茫茫大漠,谈何容易!一时的仁慈,带来的可能是满盘皆输。

不能让敌人如愿。朱棣召集所有的部下,向他们解释了自己的想法。“天雨雪,彼不虞我至,宜乘雪速进。”(《明史纪事本末》)天气是不好,所以敌人不会想到我们会雪中行军,也就不会有所提防,这正是我们前去攻击的最好时机。所以不要犹豫,下令大军,全速前进。

朱棣的理由很充分,也很有说服力,没有人再提出异议,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决定是对的。

暴风雪中,明军逼近了乃尔不花的营地。果然,营地没有什么严密的守卫,乃尔不花压根没想到明军会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前进。当所有人都认为应该趁着这天赐良机,一举将乃尔不花的军队剿灭时,朱棣又作了一个令他们不解的决定。

全军原地驻扎,不得擅自行动。

浩浩荡荡,顶风冒雪地来了,却又不让打,几乎所有人都不能理解。朱棣也不向他们过多解释,而是派了一个人去了乃尔不花的军中,这个人叫观童。

史载,观童和乃尔不花有故交,朱棣派了一个敌人的老朋友前去,摆明了是做劝降工作去了。当观童走进大帐,乃尔不花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大雪纷飞,这个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?

观童见到乃尔不花后,两个人抱头痛哭。明军不适应大漠恶劣的天气,不代表元军就很享受天寒地冻。大雪封山,又没有什么军需储备,乃尔不花也被困得很难受,见到老朋友,管他来干什么的,先哭一通再说。哭完了,观童缓缓开口uber黑寡妇,我们燕王已经来了,大军就在你们旁边。

听到这话,乃尔不花疯了,一支部队驻扎在你眼皮子底下,居然一点儿感觉都没有,乃尔不花恨不得把哨兵抓起来砍了。大军压境,乃尔不花和部下惊慌失措,第一个反应就是上马逃跑。面对敌人,元军的主将立马想到的是逃跑,这似乎成了他们的传统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第三节出征漠北,建立军功相关内容,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^_^